——从拈花湾董事长的分享,看文旅行业的机遇与挑战

为什么说2025年是“最好的时代”?
1. 旅游业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
总书记明确提出,要将旅游业打造成“战略性支柱产业”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,甚至由地方领导亲自推动旅游发展,将其作为城市名片和经济引擎。这意味着,文旅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。
2. 市场规模潜力巨大
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,但人均出游频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。随着消费升级和休闲习惯的普及,未来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——“14亿人的旅游需求,才刚刚开始释放”。
3. 服务与品质迈入国际水准
经过40年发展,中国旅游产业在产品设计、服务体验、硬件设施上已跻身世界前列。游客对“高品质旅行”的需求倒逼行业升级,越来越多的景区、度假区具备了国际竞争力。

为什么又说这是“最坏的时代”?
1.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
全球正经历百年大变局,经济、政治、技术的快速变化让企业压力倍增。文旅行业同样面临供应链波动、消费降级、突发风险(如疫情、自然灾害)等挑战。
2. 行业“内卷”白热化
跨界竞争:餐厅变文旅地标(如唐山宴)、剧场融合旅游(如“只有红楼梦”)、地产转型文化社区(如阿那亚)……传统旅游项目若不创新,很快会被淘汰。
同质化严重:千篇一律的“古镇”“网红打卡点”让游客审美疲劳,“复制粘贴”模式已走到尽头”。
3. 增收不增利,旺丁不旺财
游客更理性,追求“性价比”而非盲目高消费。例如:
大唐不夜城半年吸引4000万游客,收益仅23万;
许多景区客流爆满却利润微薄,“流量≠现金流”成为行业普遍难题。
2025年,文旅企业如何破局?
1. 做精做特,拒绝同质化
跟风必死,差异化才是出路。“与其做100个平庸产品,不如打造1个极致体验”——找到独特定位,用细节和特色打动用户。
2. 深耕市场,持续迭代
文旅项目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需不断更新内容、提升服务,让游客“常来常新”。例如:
通过季节性主题活动、文化IP联名等方式保持新鲜感;
精细化运营,提升二次消费(如餐饮、文创衍生品)。
3. 做小做强,灵活应对
“大而全”不如“小而美”。船小好调头,聚焦细分领域(如研学旅行、康养度假),用专业度和敏捷性赢得市场。
4. 打造品牌,抢占心智
没有品牌,就没有溢价能力。“游客只会记住行业第一”——通过故事化传播、口碑营销,建立长期信任。
5. 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
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体验。“没有文化灵魂的项目,终将被淘汰”。例如:
拈花湾的禅意文化、阿那亚的文艺社区调性;
将地方非遗、历史故事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体验。

结语:2025年,你准备好了吗?
这是一个“危与机并存”的时代——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在前,激烈竞争与盈利难题在后。唯有创新思维、扎实运营、文化深耕的企业,才能突出重围。
“文旅行业的未来,属于那些既敢想敢做,又能沉下心打磨产品的人。”
你觉得2025年旅游行业最大的机会在哪里?欢迎留言讨论!
